伦敦奥运作文素材:叶诗文专题——传奇叶诗文,真的假不了
[日期:2012-08-09] |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
文晖
伦敦奥运会上,16岁的中国小将叶诗文继首日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方式夺得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之后,又一举夺得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
可是,据说有技术分析显示,她在400米混合泳的赛后分段统计中,最后50米竟比男子游泳好手罗切特快0.17秒,这在外媒看来不可思议。于是400米赛后,她接受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药物检测。英国奥委会主席科林-莫尼汉勋爵7月31日出席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叶诗文已经通过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药物检测,“她是清白的,这就是现在我们的结论,她的才能应该得到认可。”看来,先前的质疑和检测,也并非坏事,只能再一次证明,叶诗文不仅具有闪电般的速度,还具有无瑕宝玉般的纯洁!
无奈,在夺得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的发布会上,叶诗文再一次成了外媒质疑的众矢之的。所有外媒都瞄准了叶诗文的禁药疑闻狂轰滥炸,其中一个约50岁的外国记者更是赤裸裸地问道:“你到底有没有使用兴奋剂获得金牌,请你正面回答我还有你的粉丝,只要回答有还是没有!”这是一个极不礼貌的提问,清白无辜的叶诗文直视这名记者,不卑不亢地回答:“没有!”随后,这名记者起身离开发布厅。
类似责难和非议表明,一些外籍人士对中国人所创造的体坛奇迹仍存在不小偏见和误解。不过,正当一些西方记者就兴奋剂话题围攻叶诗文时,央视著名评论员韩乔生挺身而出,帮叶诗文解了围:“叶诗文虽然个子小,但她却有个大马达,她的澳大利亚教练认为叶诗文完全没有问题,并且有能力达到这个高度。”
对此,国内网友指斥西方人有“酸葡萄心理”者有之,批评西方媒体缺乏职业底线者有之,力挺韩乔生大义喝退西方记者的亦有之。各种争议都很正常,各种冲动也都可以理解,但我觉得,中国人、中国运动员在走向世界时,不要为此过于生气,对仪器的检测、语言的“检测”都要学会适应,毕竟实力最终会说明一切。叶诗文就通过检测证明了清白,她没有使用兴奋剂;她通过与西方记者的交锋证明,她是泳坛一朵纯洁的奇葩。
也许有些考验是必须经受的,那位退场记者提问尽管带有偏见,但仍然不过是一个刁钻记者的职务行为,大可以理直气壮心平气和地对待。检测更过硬,问问更清白,真的假不了。经此一劫,叶诗文更能征服世界,如今不仅英国奥委会官方为她正面辟谣,国际泳坛的众多名人也都对她刮目相看,国际主流舆论也出面力挺,这就是清白的魅力。
·
伦敦奥运作文素材:叶诗文专题——新华时评:对叶诗文夺冠的猜疑源自傲慢与偏见
[日期:2012-08-09] | 来源: 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新华网北京8月1日电(记者刘华、杨依军)16岁的中国游泳运动员叶诗文28日在伦敦奥运会上夺取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后,西方某些媒体和个人质疑不断,除了关于兴奋剂的言论之外,还冒出什么“基因改造”之类的荒诞说法。这些无端猜疑言论,无非是一些人根深蒂固的傲慢与偏见。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从厚实的“金字塔基”中涌现出一些体育人才,本是理所当然之事。而叶诗文夺冠,更与她勤奋训练密不可分。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基本每天上午(训练)两个半小时,下午两个半小时,这样的日子持续了9年。”熟悉她的中国游泳队领队许琦丝说:“她的训练水平本来就非常高……叶诗文从小就被视为‘天才’,她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
-
叶诗文夺冠,也是中国游泳水平整体提高的结果。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中国就加大了对青少年游泳的培养,每年举行两次超过100人的全国青少年大集训,为期1个月至2个月,还通过派遣运动员出国训练和聘请外教,采用“中西合璧”的训练方法,帮他们树立起敢与外国高手较量的自信心。
伦敦奥运会被视为奥运历史上兴奋剂控制最严格的一届比赛。“只要有人吃药,就会被捉住。”国际奥委会新闻发言人马克·亚当斯也表示,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叶诗文使用了兴奋剂,她的精彩表现理应得到众人赞赏。
在奥运会上,合理的质疑是应该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就否定运动员的成绩,是对运动员的不尊重,也有违奥林匹克精神。
过去几十年,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中的表现虽有起伏,但总体上持续进步。从许海峰的精准一枪到李宁的自由旋转,再到刘翔的飞速跨越,都向世界展现了一个事实:中国体育曾经默默无闻的领域,不代表一直要默默无闻下去。
31日,在奥运会200米混合泳比赛中,叶诗文再次上演逆转大戏,凭借最后50米发力,赢得了她此次伦敦之行的第二枚金牌,再次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放下傲慢与偏见吧,尽情享受奥林匹克带给我们的欢乐。正如英国奥委会主席科林·莫伊尼汉所说:“故事该到此为止。叶诗文的天赋理应得到认可。”
伦敦奥运作文素材:叶诗文专题——叶诗文,你大胆地往前走
[日期:2012-08-09] | 来源: 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李云勇
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在伦敦奥运会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叶诗文再次轻松问鼎最后的金牌,并且以2分07秒57的成绩再次刷新了奥运纪录。赛后发布会上,外媒瞄准了叶诗文的禁药疑闻狂轰滥炸。(8月1日凤凰网)
祝贺叶诗文夺得奥运两金开创历史。人高于众,众必非之。叶诗文该如何应对狂轰滥炸的禁药疑闻呢?16岁,花样年华,今后的路还很漫长,叶诗文该如何去做呢?
-
其一,生活当中多学习。学习是提高人生幸福的不二法门。叶诗文妹妹,你不是比赛的机器,你是活生生的人。游泳比赛只是你人生百年的短短历程,你还要经历其他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很多方面,沟通比能力更重要,你要尽早学好与人交流,享受生活。
其二,发布会上要淡定。质疑未必就是事实,无须外交辞令,无须激烈反驳,你已经通过了药检,清者自清。
其三,竞技场上要高调。回击质疑和不友好的方式就是在比赛场一次又一次的击败各路高手,横扫千军如卷席。你才16岁,只要保持良好训练,你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击败对手,让实力说话,让药检说话,让那些怀疑者自动闭嘴。
叶妹妹,路还很长。我们的社会充满了太多的投机取巧,重利忘义,不注重信誉的现象,你今天遇到的尴尬是必然的。叶妹妹,遇上这摊子事,我知道你很气愤。叶妹妹,请你大胆地往前走,不但在比赛场上开创新时代,更要在人生路上开创新时代。叶妹妹,祝愿你今后的人生更加辉煌灿烂!(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
伦敦奥运作文素材:叶诗文专题——寄语叶诗文:有王八叫也要过河!
[日期:2012-08-09] | 来源: 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
作者;忠言
在伦敦奥运会上,16岁的中国姑娘叶诗文在女子400米混合泳首战比赛中,一骑绝尘勇夺金牌并以4分28秒43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但是,这一奇迹却遭到东道主英国等西方媒体对叶诗文是否服用兴奋剂的无端猜疑。
叶诗文在顺利通过药检,并有国际奥委会官员出面证实其清白的情况下,仍然没能让一些傲慢的西方媒体闭嘴。8月31日,叶诗文在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顶住巨大压力以2分07秒57的优异成绩再次夺冠,并创造了新的奥运纪录,也赢得了她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第二块金牌。在赛后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西方媒体记者甚至像审问犯人一样质问叶诗文:"你到底有没有使用兴奋剂?我要你回答有还是没有"。甚至有的媒体抱怨伦敦奥运会药检设备陈旧落后。
叶诗文作为一个优秀的游泳运动员,为她喜爱的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她的成绩是对世界游泳运动的巨大贡献,理应受到世界的尊重。少数西方媒体对叶诗文的猜疑是种族傲慢的表现,尤其不可理喻的是在叶诗文通过伦敦奥组委药检的科学证据面前,他们还不死心,仍然歇斯底里地往叶诗文身上泼粪,这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亵渎,是对公平竞赛精神的蔑视,是令人所不齿的龌龊勾当。
游泳向来是欧美人的传统优势项目,面对中国等亚洲游泳新军的迅速崛起,他们心里很不是滋味,在他们看来除了欧美其他民族不可能具备这样的能力或资格。英国人向来以所谓“绅士风度”自居,但在伦敦奥运会上,人们没能看到他们多么绅士,反而是小肚鸡肠。联想到开幕前中国国旗被错挂、游泳颁奖仪式上中国国旗被他国国旗压在下面、中国记者被歧视性警告等糗事等等,西方极力鼓吹的所谓“普世价值”露出了其狭隘霸道的真容。
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美国人菲尔普斯夺得8枚金牌,没有任何西方媒体发出质疑之声,“英雄”、“奇迹”、“伟大”等各种溢美之词充斥媒体。中国作为北京奥运会东道主,也为涌现出如此优秀运动员和优异成绩而骄傲。而反观伦敦奥运会,西方媒体对取得优异成绩的中国选手叶诗文的百般羞辱,可见刻在他们骨子里的傲慢根深蒂固且几近疯狂和无耻,远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一般性醋意发作。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美丽的叶诗文姑娘用微笑、用理性、用实力、用事实狠狠扇了持有偏见的西方媒体一记耳光。中国有句谚语:“听到王八叫就不过河了吗?”但愿叶诗文姑娘继续续写中国游泳的辉煌,为奥林匹克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与她的名字一样美丽叶诗文,终将会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奥林匹克运动的英雄榜上。
·
伦敦奥运作文素材:叶诗文专题——叶诗文的奇迹是怎样炼成的?
[日期:2012-08-09] | 来源: 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
2012年伦敦奥运会注定了是中国16岁姑娘叶诗文的福地,继7月28日她以破世界纪录获得400女子个人混合泳金牌之后,今晨又以2分07秒57的破奥运会纪录成绩再获女子200米混合泳冠军,创造了三破纪录(7月31日女子200米混合泳半决赛中亦破了奥运纪录)、两获冠军金牌的优异成绩,让世界泳坛震惊,令国人大为振奋。
然而,在此之前,叶诗文获得的第一块金牌却引来了美国队泳队主教练及一些戴有色眼镜外媒记者的“质疑”,他们认为叶诗文最后50米冲刺游得“大快”了,超过了男子的冲击力,于是便怀疑叶诗文用了兴奋剂,大造舆论之下,以致国际奥委会医务委主任永奎斯特不得不亲自予以辟谣。8月1日晨,英国奥委会主席莫伊尼汉又亲自出来表态说,WADA已宣布叶诗文赛后通过药检,争议可以结束了。这就向世人宣告:中国的叶诗文以自己货真价实的成绩,凸显了奥林匹克的魅力。
更为可贵的是,小叶不受干扰,该如何游就如何游,大有“不管风次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概,竟然还在200米混合泳半决赛中“不小心”破了奥运纪录,这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多见,因为谁都知道,决赛才是重头戏,运动员在半决赛中只要过关就行,并不一定要拼全力去破纪录,但叶诗文却似乎“傻”了一把——实在是她的爆发力太好了,想控制也控制不了。
叶诗文的奇迹是如何炼成的?从这两天断断续续的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我认为主要是三条:一是叶诗文自身的天赋条件特别好,她的身材特别适合搞游泳,这是一种天才,一般人无法望其项背,我们大家都公认刘翔、姚明是天才运动员,首先就是他们有特别适合跨栏、篮球运动的条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打造成刘翔、姚明和叶诗文的,中国游泳队发现了叶诗文这样的天才,就成功了一大半。二是中国泳坛经过数十年的拼搏,已经总结出了一套高度科学的训练方法,叶诗文、孙扬等人才,就是科学训练的结晶。当然,具体怎么训练的,这是“秘密武器”,用不着向外国人一一展示。三是叶诗文自己的刻苦努力,教练的辛勤培育,我们看到的是她挂金牌、破纪录,背后他们付出了多少劳累、汗水及可能的伤痛,外人又怎能体会呢!
叶诗文拿了金牌、破了纪录,外媒便要“质疑”;可是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人菲尔德拿了8块游泳金牌却没人质疑,这是为什么?我想,最主要原因,是某些外国人心理还是有点扭曲,他们对中国的发展和中国体育事业的进步不了解或不愿承认,骨子里认为中国人还是“东亚病夫”形象,所以对中国运动员在传统欧美运动员把持的项目中取得奇迹便不肯马上承认。搞体育,不服输的精神是需要的,但输了就怀疑、诋毁别人可能“涉药”,这就不光明正大了,所以,奉劝那些对“中国奇迹”不服气、怀疑的人,不妨到中国来看看,也不妨把精力用到泳技的提高上去。
顺便说一句:中国女子游泳运动是有传统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出了一位“美人鱼”式的泳坛皇后杨秀琼,她于1934年就获远东运动会4项冠军,还参加过1936年的第11届奥运会呢。叶诗文创造奇迹,也可以说并不太“稀奇”。
伦敦奥运作文素材:叶诗文专题——环球时报:刁难叶诗文,西方舆论太小心眼了
[日期:2012-08-09] | 来源: 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中国游泳小将叶诗文轻松打破世界纪录并获奥运金牌,西方舆论发出的“啧啧”声不那么自然,大量评论介于惊奇和怀疑之间。这个16岁中国小姑娘作为本届奥运会到目前最受瞩目的天才级新秀,所获得的鼓励大概是历届奥运会天才们所获鼓励最少的之一。
-
这些不友好评述首先是欧美舆论对一位中国女孩的不公平。对叶诗文做采访时还有西方记者直接问她是否是“只会训练比赛拿牌的机器人”,这已是挑衅。叶诗文口才一般,对她这样缺少处事经验的年轻姑娘进行刁难,不是媒体人的光荣。
对叶诗文的突出成绩,一些人有疑窦可以理解,尤其是中国游泳队员历史上曾经出过兴奋剂事件。但叶诗文通过了世界反兴奋剂组织(WADA)的检查,被验证未使用任何兴奋剂。
英国奥委会主席莫伊尼汉7月31日公开表示,叶诗文“是清白的”,她的天赋应该得到认可,莫伊尼汉也认为“关于此事出现了如此多的炒作令人遗憾”。一些西方媒体毫无依据地散布对她和中国运动员的不利言论,说到底来自于它们根深蒂固的偏见以及对中国人获得成就的不情愿。
试想,假如叶诗文还是同样的肤色,并创造了同样的速度奇迹,只是把她的国籍换成美国,西方舆论大概会完全变成另一副腔调。菲尔普斯在北京奥运会得了8块游泳金牌,这“正常”吗?当然正常,除了事情本身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没有人提任何质疑,大概还因为他是美国人。
叶诗文游得“太快了”,然而每届奥运会上都有“太快”、“太高”、“太强”的天才出现,这样多酸不溜秋、话里有话的评论集中到一位中国游泳新秀的身上,这种不正常的舆论比叶诗文的超常成绩更应当受到质疑。
伦敦奥运作文素材:叶诗文专题——叶诗文为游泳而生 从全国冠军到奥运冠军只用三年
[日期:2012-08-09] | 来源: 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回家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北京时间8月6日,叶诗文和创造了历史最佳战绩的中国游泳队载誉而归。首都机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人们热烈欢迎凯旋的将士,向他们表达由衷的感谢与敬意。
“真的像一场梦一样,现在还有些没回过神来。”叶诗文说。的确,过去的十几天,是16岁的叶诗文最难忘的一段生命历程。如果说一个世界纪录、两枚奥运金牌的梦幻成就早在她的雄心中酝酿,而赛场外的急风暴雨却令她始料不及。短短十几天,世界同时向她展现了光明与阴暗的两面,而她始终不喜不悲、不急不躁、坦然相对。她小小身体爆发出的能量不仅在泳池中掀起巨浪,也令世界感受到了一个前进中的东方古国的大气磅礴。
-
成长
从全国冠军到奥运冠军,她只用了三年
在伦敦,16岁的叶诗文以非凡的表现震撼了世界。她的进步真的可以用神速来形容。从全国冠军到亚洲冠军、世锦赛冠军、奥运冠军,她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
2010年4月的绍兴全国游泳冠军赛上,14岁的叶诗文以2分10秒32夺得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令中国游泳队总教练幺正杰眼前一亮。“当时女子200米个人混并非中国的强项,叶诗文让我看到了希望。”就在这次冠军赛后,叶诗文和教练徐国义前往澳洲跟随名将肯伍德训练。
留学的成效果然明显,在2010年10月北京举办的国际泳联短池游泳世界杯系列赛上,叶诗文在女子200米和400米个人混合泳的比赛中两度击败世界纪录保持者美国名将施密特,还在200米个人混合泳里游出了当年世界第二的好成绩。2010年广州亚运会,作为中国代表团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叶诗文收获了200米混合泳和400米混合泳2枚含金量极高的金牌。她200米个人混合泳的夺冠成绩为2分09秒37,排名当年世界第一,400米个人混合泳成绩排名世界第二。14岁的叶诗文不但引发了国人的关注,还成为外国媒体报道的对象,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就曾预测:“叶诗文将是2011年世界游泳锦标赛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果然,一年后的上海世界游泳锦标赛上,15岁的叶诗文在200米混合泳决赛中,凭借最后50米的强力冲刺实现逆转,以2分08秒90的成绩站在了领奖台的最高处,成为世界泳坛35年来最年轻的世界冠军,同时她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穿着普通泳衣突破2分09秒大关的选手。
解密
从身材到力量,她为游泳而生
从身材看,叶诗文拥有远远超出同龄人的宽厚肩膀,这对游泳选手来说,绝对是一个先天优势。游泳运动对力量的要求很高,而肩宽的选手上肢力量更大。叶诗文之所以能屡屡在自由泳项目上反超对手,就得益于她宽阔的肩膀更能带动双臂做出更为舒展的动作。
几乎每一位成功的游泳选手,都有惊人的肺活量,韩国名将朴泰桓的肺活量据说是7000毫升,几乎是普通人的一倍。而叶诗文的肺活量也非比寻常。在混合泳最后的50米冲刺中,一般选手都是两个动作一次呼吸,而叶诗文能够坚持四个动作一次呼吸,这使她获得了比别人快得多的速度。
叶诗文有一双爆发力极强的大腿,这源于她父母的遗传。她的母亲曾经是杭州市跳高冠军,而父亲年轻时也是短跑健将。尽管叶诗文没有菲尔普斯那样的身材,但短而有力的大腿,能让她在起跳和触壁发力时更有优势。
叶诗文更惹人注目的是她那双脚。一般女选手39码的脚已算不小,而个子不高的叶诗文居然是42码大脚。泳坛的天才选手,大多有一双大脚,比如澳大利亚名将索普的脚有55码之巨,而菲尔普斯也有47码。巨大的脚掌,能够在水下提供更强劲的动力,而在水中转身时能够获得更长的滑行距离。
叶诗文的腰腹力量也非常突出,尤其在短距离爆发时,能够保持更稳定的动力输出,对身体保持平直姿势起着重要的作用。
叶诗文的身体仿佛就是为游泳运动而生,难怪中国游泳队老前辈陈运鹏惊叹,“她就是一个游泳的天才。”
苦练
从不缺席一堂课,也从来不愿认输
6岁的时候,叶诗文正在上幼儿园大班,老师看她个子高出同龄孩子许多,手脚长得也大,就推荐她去体校练游泳。从此,不管风吹雨打,父亲叶青松总是骑着电动车送她去训练。叶青松回忆,“文文训练非常自觉刻苦,一年365天,除了泳池换水的几天,她一天的训练都没有落下。有一次不小心小腿刮破,缝了9针。但休息不到10天,她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体校。”
叶诗文的启蒙教练魏巍透露,训练中叶诗文从来不吵不闹,给多少任务,她都会认真完成。教练交代游10000米,她绝对不会只游9900米。仰泳和蝶泳是她的弱项,节假日别的队员都外出放松去了,叶诗文常常自己加练仰泳和蝶泳。她相信偶像菲尔普斯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休息一天,实力就会倒退两天。”
白白净净的叶诗文看似文弱,但她的内心却十分刚强,无论做什么都不愿认输。2008年的冬天,叶诗文一次周末回家吃饭时忽然低沉着脸放下碗筷,跑到阳台上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大喊:“我一定要赢了你!”原来在前一天的队内比赛中她输给了年长一岁的队友。一个月加练后,她真的赢了回来。
教练徐国义说,叶诗文虽然不善言辞,却十分聪慧,爱动脑筋,教练布置的技术要领,她都会仔细去琢磨,下水后执行得很到位。“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动作,我纠正过后,她很少再犯。”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