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张传忠语文工作室

轻帆疾风

 
 
 

日志

 
 

2015年高考广州卷作文分析  

2015-06-11 11:19:12|  分类: 高考范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2015年高考广州卷作文分析

这么近,那么远

2015年广州卷作文分析及下水作文

旗袍妈妈盼孩子“旗开得胜”

2015年广东省高考作文应该怎样写?

      陈继英

一、2015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回放: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二、命题点评:

第一,这道作文题,秉承广东省高考作文命题的传统,注重思辨性,不预设观点,让考生根据材料自己提炼观点,且观点多元化,“电视里看自然,能预测阴晴雨雪,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而亲自"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而“轻点鼠标,能知生物属性,但又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不同方式感知自然,各具优势,又各有不足,各有自己的“远”与“近”,当然,这行文的重点在一些转折词语之后。审题立意的区分度不错,从上述角度立意写作,都有道理,综合角度写既要亲近自然,又要利用科技手段为生活和学习服务,也可以。这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设计。

然而,可惜,一句“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却使相当多的考生迷失在哲学与文化的谜雾里,让考生陷入了猜谜思维而难以自拔,这是不是就是命题人的意图?不得而知。但如若不信的话,阅卷组评卷时,请再仔细端详,看看考生对此理解得究竟如何?!命题人有意加一个“近与远”,其用意可能是加大辩证思维的力度!但是,加这样的一句,可就远离了现在学生的实际思维水平了。考作文,应在写作中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思维认识能力,而阅读理解能力已在前面有大量的考试题目,何必再在考写作能力时,外加一环,设置这样的审题理解障碍与过高的审题门槛呢?

第二,这个题目,注重考查考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明显不能走文学路线,要想写记叙类文章,很不容易构思,也难得高分。不信的话,看看评卷场上有多大比例的记叙类文章!

第三,该题目有点难为考生。题目中涉及的重要概念很多,电视、鼠标、乐趣、不同的途径、感知自然的远与近,尤其最后一句的暗示很关键,但这却把题目引向了自然的“近”与“远”的哲学意义,难乎哉?不难吗?看看我们考生的本领吧!你不弄这一句,大家还明白,可一写这样一句,就把考生的思维引导到了问题的“玄虚”方面,瞻前顾后,审慎审题者,中上等学生可能就吃亏了!当然,真正"高手"是不怕的!

这里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命题专家,还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作家与名人学者,要想把作文教学引导好,要真想弄清语文教学的实质问题,就要亲自体验一下"自然"的"学生",否则,你可能就离我们实际的"高中生"很远,总是远处观象,必会只见皮毛,难以接近"真相",那么多普普通通的考生,百分之六十的人连一般本科都上不了,你总是按照自己作家与专家的体验说话,怎么会离"自然"的学生不远呢?对高考题或叹或赞或批或扬,不要仅仅凭个人爱好!不要总以自己的地位对教学实际和命题实际发表不切实际的所谓"真见与高见"!而应该深入实际,给学生上个一年半年的课,有了真正的体验,再说话也不迟!

综上所述,愚以为,这个作文的写作立意可有以下角度:

1.认识自然的远与近;

2.亲近自然(文中应结合对自然认识的远与近来写);

3.多途径感知自然;

4.到自然中去体验,远亦可变近;

5.借助现代科技,好好体验自然;

6.远处亦可"体验"自然,触摸自然的真谛;

7.“书”上得来的“自然”未必“远”;

8.“自然”真相难穷尽;

9.接近“自然”的真相,靠什么。

三、教师下水作文:

回归自然

华南师大 侯桂新

人是文化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产物,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产物。所谓文化,即是自然的人化,脱离了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和文化的产生。然而在人类及人类文化产生以后,人和自然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时至今天,随着信息化技术等的迅猛发展,这一趋势更在加剧,以至众多人们只能通过电视、互联网去感知自然,从中了解全球的天气变化,知悉生物的纲目属种。然而,人们通过现代科技所感知到的,其实只是有关自然的一些知识,并非自然本身。因为,你可以从天气预报得知本地有雨,那雨点却砸不到你的身上;你可以从网上看到一朵鲜花开放的过程,那花香却飘不进你的鼻孔。

然而许多人却满足于借助现代科技感知自然,甚至误以为自己所感知到的就是自然本身。两千多年前的哲人,曾将自然视为宇宙万物运行和个人立身行事的最高法则,诚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今天的人们则普遍视自然为身外之物,对天光云影、鸟语花香多无动于衷,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排除了自然的一席之地。其结果,人们的感官钝化了,缺少了自然的浸润,心态日益浮躁,人性日益偏枯,在一定程度上,人正在变成“机器人”。

出现这种局面,和工业时代以来人们对自然的不正确认识有关。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被打破,自然主要成为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人对自然的认知和利用日益朝着功利化的途径发展。除了少数的文人雅士和艺术爱好者,人们已无暇静观云卷云舒,闲看花开花落。自然带给人的审美愉悦和对人性情的陶冶,逐渐成为少数人的专利。

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占主流的儒家文化对自然不够亲近,也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基因。孔子曾教导他的孩子伯鱼多读《诗经》,因为可以从中“多识草木鸟兽之名”,而不是让伯鱼更多地走出家门,从大自然中去接触这些草木鸟兽。西汉的董仲舒是儒家的一个重要代表,他为了专心读书力求上进,曾蛰居楼上,三年不窥园,从中体现出对功名利禄的极端重视和对自然风物的无知拒绝。儒家这种重视书本间接知识而相对忽略通过实践获取真知的思想,无疑对许多国人长期怠慢了自然要负一定责任。

与之相对,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自然为最高,追求诗意的栖居,对今天远离自然的大众而言,无疑是一剂纠偏的良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人,尤其是那些困居钢铁丛林的城市人,实在有必要摆脱对现代科技过度的依赖这一“文明的偏至”,有意识地回归自然,回到人的本初,以达成人性的全面发展。(994字)

四、高考作文命题的规律

纵观这四年的广东省作文材料,再参考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材料都是既紧扣当下时代现实,又具超越具体问题的思辨色彩,给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思想进行写作,留出了很大的思维空间。如广东2014年考题,材料对比了黑白胶片照片和数码彩色照片的不同特点,时代感很强,跨越度大。照片是一个典型的情感载体,同时也是一个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缩影,负载人的感情,有矛盾纠结。这正如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当今数码时代人们对照片也是正面情感体验和负面情感体验同时具备的。因而,这个题目就同时具备了时代性和思辨性,给考生构思立意的思维空间较为开阔,立意的可选择性亦随之增强。

2013年高考作文命题材料,提供了三种关于对待捐助的不同态度,命题意图也是意在通过不同人家对待捐助的态度与观点,制造题目的矛盾点,以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2012年的给考生提供了对“生活在哪个时代”的几种不同看法,让考生据此写作,同样也是制造题目的矛盾点,由此可见,高考命题在能力考查上有一种趋势,就是注重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

这么近,那么远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 谢植宣

喜欢顾城,喜欢顾城的诗,喜欢诗中用觉与纯真构建的自然世界,那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浪漫中的忧郁,散发着淡淡的哀愁。顾城笔下的自然,山川与草木、喷泉与河流、雪松与白桦……自然的一切,那么近,那么美,近的可以触摸脉搏、感受呼吸。

那是顾城心中的自然,而我们的自然呢?

推开窗,除了高楼还是高楼。触目所及,除了无尽的灰蒙还是灰蒙,一如那空洞的眼神。路边的小草小花不见了,因为车轮的碾压必然是不堪重负的,“春风吹又生”那只是美好的童话。天上的银河不见了,因为城市的璀璨灯火与那灰蒙的天幕早已消解了牛郎织女相会的美好。正如顾城说:“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此时的自然,没有绿色,没有蓝色,没有红色……有的,只是灰色。看似很近,因为阳光、空气、流水、土地……依然在,依然近,但是,这是我们的自然吗?我们还可以肆无忌惮地在一望无垠的绿色土地上奔跑追逐吗?我们还可以弯下腰,用依然灵敏的鼻子去轻嗅那一抹淡淡的花香吗?甚至我们还可以自由地呼吸吗?自然,这么近,但也那么远。远在那青山白云间,远在那红花绿草间,远在那蝉噪蛙鸣中,远在那流逝的梦境中。

远去了,远去了,在不断前行的路上远去了!

曾经,李健在《向往》中深情地吟唱“当春风掠过山岗,依然能感觉寒冷,却无法阻挡对温暖的向往”,而今天的我们,春风不再掠过山岗,虽然不再寒冷,但也失去了对温暖的向往。阳光不再是我们获取温暖与希望的唯一途径,我们有电灯,我们还有各种取暖设备,更罔谈在清晨时分静待那从朝霞中透出的第一缕晨光,在暮色苍茫中依依惜别那海天一线处的最后一点微光。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让我们对自然不再神秘,地理告诉我们阴晴雨雪只是大气的运动与反应,生物告诉我们飞鸟走兽大多属于哺乳类动物,物理告诉我们太阳只是宇宙中非常普通的一颗恒星。人类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个碰到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的无知孩童,我们用科学的标准把自然条分缕析,我们开始变得越来越理性,固然,理性并不是错,但是,我们却失去了那面对大千世界时的那一份最初的冲动,那一份弥足珍贵的感性。须知,科学固然需要理性,但是,感知自然的美,感性依然不能缺席,因为,人心本是敏感而柔软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对自然的了解,我们开始罔顾甚至无视自然,我们肆意的开山毁林,我们无节制的填海造田,我们希望每一寸土地都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我们误解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即是万物的主宰,面对自然,我们开始侵占、践踏、破坏,结果,山林被推平、草地被铲平、江河被污染……所以,土地依然在,但花草远去了;江河依然在,但鱼虾远去了;天空依然在,但星星远去了,而飞鸟,只能在天空掠过,却永远找不到那曾经栖息的枝丫。

王开岭说: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是的,我们走得太快太远,却丢失了感知自然的初心。就让我们如顾城所言:用金黄的麦秸,织成摇篮,把我的灵感和心,放在里边,装好纽扣的车轮,让时间拖着,去问候世界。感知自然,需要一个敏感而纯真的内心。

自然,本来就很近,远的是人心!

  心感自然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确,大自然的景物总是灵动而又变化莫测,正如远处忽明忽暗的天空,又如近处婆娑多姿的木叶,令人琢磨不透,浮想联翩。我们每天都与大自然共处,似近而又无知其真面目,也许只缘身在此山中吧。可当每次在电视中随着镜头一览无数的盛景,更了解它的历史和知识,又觉它非远,是大自然与我们捉迷藏吗?还是我们的心本身就没有走进过它的怀抱!

  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初春,走进云台花园,偶遇晴雨交错,云卷云舒,伴着多变的天气,徜徉在自然的怀抱中,其实这里的的景致已非天成,忽然倾盆的大雨使我躲进知识花卉的海洋,我第一次知道兰花有上万品种,对称的花瓣呈现多彩的斑斓,这“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兰是中国的原产,仿佛回到2千多年前的深谷幽兰,兰叶态绰约多姿,色泽终年常青,花朵幽香高洁,正与君子的人格相像,无怪乎怀才不遇的孔子见隐谷中兰愿与之为伍。记得梭罗《瓦尔登湖》吗?那里的湖水树影倒影,清香四溢,读着你都能感知到这遥远“绿色的圣经”的魅力,你能都能感到与大自然做伴是如此的甜蜜和受惠。只带一把斧子就能在深林里生活多年,这是怎样的深思熟虑和对自然的敬畏,黎明傍晚、阳光雨丝,还有那清澈如许的湖水,梭罗正是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和观察,在宁静中思索着生命的本质。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志在四方的徐霞从年轻时候起,用大半生游历了半个中国,客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出生入死,最终完成一本真正的感悟自然宏伟巨作——《徐霞客游记》。他仗剑远游并不是单纯为了寻奇访胜,更重要的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大自然的规律。大自然一直在赐予人类灵感与启示,当我们身临其境时,境中每一种生活都是精神的更新。还记得春天在仙湖植物园中的泛舟荡漾,夏初在洪湖苑里观赏荷花的绽放,三秋漫步海陵岛碧波万顷的大角弯令人陶醉。近于自然,然后顿悟自然。正是有了大自然的无私恩赐,老子才提出“道法自然”,进而悟出“无为而治”的治世思想;也正是被初春的景致召唤,诗人谢灵运靠近了自然凭窗而坐,于是有了“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更是有了大自然的无私恩赐,铸就有了唐人山水田园诗的辉煌。

  蓦然回首,芳草萋萋春已逝,阴阴夏木正当时。大自然的美永远追随着你的身边,即使,鸿波汹涌,荷残叶落,她从来没有走远,就在我们的身临其境中,也在我们的网络书本之间,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海棠依旧吗?那是逝去的青春年华;月明星稀呢?那是30多万公里漫漫追求。感知自然,近思远虑,自然就会与我们常伴。

  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更在精神上滋养着我们人类,是我们人类的良师益友和精神家园。

  评论这张
 
阅读(16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