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张传忠语文工作室

轻帆疾风

 
 
 

日志

 
 

刊发在《海峡家教》上的学生佳作1  

2017-03-20 22:08:55|  分类: 学生佳作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刊发在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主办的《海峡家教》微信公众号上

 

1生活需要阳光

泉港六中初一(3)班 郑欣娥 

 

生活需要阳光,就如花儿需要阳光一样;生活需要阳光,就如同黑暗需要阳光;生活需要阳光,就如同寒冷需要阳光;生活需要阳光,就如同我需要阳光……

我的人生当中,有许多令我难忘的回忆,但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那一次发生读小学时在少体校的往事——

 “你要努力呀,再不努力,你的成绩要怎么提上来?”教练语重心长的声音,又在我的耳边响起,我只好满怀愧疚的点点头。“再试一次吧!“教练又说道。”“嗯。”我应了声。在心里默念:一,二,走。当教练掐秒表的那一刻,我又跑了起来。这次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发挥了最快的速度,原本我以为这次自己一定能跑好,可谁能料到,我跑到最后却发生了悲惨的事——我摔倒了!“啊,好痛啊!呜呜呜——”跑道上传来了我哭泣的声音,队友们听见了,纷纷跑过来安慰我。但腿上那火辣的疼痛感,真的是我止不住哭泣。教练看到我伤得严重,把代练的任务交给了队长,急冲冲地把我背到最近的医院去。因为伤得有些严重,医生要求我住院治疗。

当我住在医院的那段时光,我无时无刻心里都挂念着训练,想念着平时一起训练的队友。虽然嘴上没说,可教练好似有读心术般看出了我的心事,安慰我说:“没事,等伤养好了还是可以回去训练的。”我苦笑了下,点了点头。

病痛的折磨,让我心生烦躁。快到天黑时,正当我出神地望着窗外,百无聊赖时,一阵敲门声打破了宁静,我转头一看,原来是队友们来看我了。推开门时,队友们一齐蜂拥而上,一个劲儿的问我“有没有事,伤得严不严重”的关心话语,令我感动不已,眼眶湿润了。队友们给我讲了训练时的一大推事儿,连我插上嘴的机会都没有。她们又是递卡片,又是送花、送水果,宁静的病房喧闹了许多,我的心情稍微有点阳光些。

之后,我住在医院养伤一段时间。在医院的每一天都有许多朋友来看望我,时不时地,还带些水果和鲜花,妈妈也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在那时,我才意识到,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昏暗阶段时,有朋友的问候、家人的关心,我就有了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

生活在世界里没有了阳光,就如同降临了灾难。我们渴盼着白天,因为有了白天就有了阳光,我们也变得阳光灿烂。追梦的艰辛,挫折的痛苦,孤单的寂寞……阳光总会冲破乌云,一切困难都能得到解决!生活需要阳光!

指导老师 张传忠

 

 

(2016年5月22发表于“海峡家教网”旗下的“新丝路文化”微信平台)

2拔花

泉港六中七年三班  陈耀宗

 

今年暑假的一天早上,妈妈带我回老家帮奶奶拔花生。

回到老家,闻到那种清新的自然气息,心情顿时舒畅多了。当我沉浸在田园风光时,奶奶迎面走来了,微笑着说:“小耀,回来了,快跟奶奶一起去拔花生吧!”“对了,要拔花生啰!”奶奶准备好了劳动工具,我就兴冲冲地跟上去。

走着走着,不一会儿就到了。放眼望去,好大的花生田地啊,一片绿油油的!远处稻田里的水稻已经收割完了,还留着稻谷的芳香。田里有许多人埋头在拔花生,散发着花生浓浓的气息。奶奶看见了我说:“快做事呀!别人都快拔完了!”说干就干,我抓住花生的一根茎,用力拔了好多下都拔不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想,再来一次:我抓住花生的枝叶,“嘿”,使劲一拔,没把花生拔起来,倒把叶子拔了下来,花生还在“睡觉”呢。“再拔一次”,我鼓励自己,“我一定能行!”我又使劲一拔,还是没拔起来。奶奶看见我一株也没拔起来,就给我示范了一遍,只见奶奶先抓住花生的下枝部分,再用力摇几下,轻轻一拔,花生就都“起床”了。我把第一棵花生拔了出来,我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甜蜜的笑容。奶奶接着示范用铲子铲开了一些土,再用手去拔,花生连茎都出来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拔花生,果真花生拔出来了。看着一大丛花生藤长满了花生,我大声欢叫着,拔得更起劲了。拔了一阵子,汗流满面,觉得有点累了,就随地坐下来休息着。随着时间的流逝,太阳也越来越热,我随手摸了摸土地,可真烫啊!拔着一会儿也快坚持不住了,豆大的汗水从头上流下来,心想:拔花生不是很简单吗?怎么做起来那么辛苦?

奶奶见了说:“小耀,到树底下喝点水吧!”我求之不得,喝了一点水后,坐下来休息一下。我看到有几个小孩比我还小,也来拔花生,他们没有叫苦叫累,我惭愧得又站起来,直奔花生地。弯腰拔花生,再把花生摘下来,忙了一上午,筐里已有很多花生了,辛苦总算没有白费。奶奶提着另一个筐过来说:“小耀,怎么样了?”我说:“摘完了哦!”奶奶看着筐里的花生开心地笑了说:“我们家的小耀长大了。”我的心里甜滋滋的,喝下开水甜甜的。我跟着奶奶提着两筐花生回家了,刚回来妈妈就说:“小耀,辛不辛苦呀?”“能不辛苦吗?不过这点苦你儿子吃得消。”奶奶笑道,眼角的皱纹舒展开了。

晚上,告别了奶奶,在路上我想:拔花生可真辛苦,不过苦中有乐! 这让我真切的懂得“一份耕坛,一份收获”的道理,这样的劳动果实才是最甜的,这样的劳动才是最美的!

指导老师  张传忠

 

 

 

 

(2016年8月31发表于“海峡家教网”旗下的“魔学阁”微信平台)

 

 

3风景在路上

泉港六中初二(三)班     程子豪

 “该死的天气,怎么又下雨了,上午还晴空万里的。”我打着一把破旧的雨伞,脚上的鞋已被大雨打湿,我不停地埋怨着。雨经过那破伞,打在我身上。我颤抖着,一个劲地往家的方向奔去。

突然,一阵哭声传入我的耳中,我寻声而去。一位中年妇女抱着一位一两岁的小孩在风雨中慢慢前进,小孩在不停地哭着。为了不让小孩淋湿,妇女用身体与衣服保护住了那小孩,她的表情异常着急。我心中一沉,刚想跑过去的时候,这时一位中年男子打着雨伞跑了过去。他迅速地把外套脱了下来,披在那名小孩身上,然后把雨伞交给那名妇女,快速做完这一系列动作后,他跑向附近一处破屋避雨,那位妇女在后面跟着。看到这一幕我也忘记了,身上的雨水和寒冷,也向着他们的方向走了过去……

从交流中得知那名男子并不是那名妇女的丈夫,而是一名刚巧路过这里的好心人。而那名妇女的丈夫在外地打工,她急着带孩子去看病,没想到路上突然下起了雨。还好遇到那名善良的中年男子,不然孩子也要一身湿了。那名妇女不停的说着感谢的话语。

在交流中,我不禁对于那名中年男子产生了敬佩之情,能为一个不认识的人打伞,在这个社会上的人已经不多了。我被他的善举深深感动着。

就这样聊着聊着,这场雨也不再是那样阴冷了,时光也变得很短暂。等到雨变小了,风也停住了,我便起了身,往家的方向走了回去……

回到家细细感受,我已经觉得这场雨是那样的美丽,闪现着人的善良友爱的本性。看着窗外纷飞的细雨,也许,这就是世间最美的风景。

指导老师  张传忠

 

 

 

 

 

 

 

 

 

 

 

(2016年11月18发表于“海峡家教网”旗下的“新丝路文化”微信平台)

 

 

4风景在路

泉港六中初二(3)班 吴佳仪

黎明曙光揭去夜幕的轻纱,吐出灿烂的朝霞,空气中渗透着清新的芳香,沐浴着温暖的阳光,鸟儿欢快地歌唱,一唱一和,此起彼伏。风柔柔地吹,枝儿悠悠地闪,好一个晴朗的天气。

我跑着向爸妈央求着去泉州游玩,没想到爸妈一下子答应了。怀着期待向往的心情,我们向清源山出发了!汽车在高速公路飞驰着,我的心早已飞到清源山了!我似乎在隐约中看见文明遐迩、别具一格的清源山,我看见清源山山水环抱,蒙着一层薄薄的雾,如梦如幻……

不一会儿,我们一路欢声笑语来到清源山山脚。看,群山连绵起伏,犹如大海掀起波澜,呈现出翠绿的波峰。看到这一切,我急不可待地叫上爸爸妈妈,顺着羊肠小道,欢蹦乱跳地开始我们的“清源山之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近驰名的“老君岩”,“啊!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今日终于见到你的庐山真面目了!据说这是我国现存最大最久的老子雕像——老君岩。爸爸还告诉我们,老君岩也叫羽化岩。当年老子就是在此地修化成仙的。石像高5.1米,厚7.2米,宽7.3米,席地面积为55平方米。石像头戴风帽,额纹清晰,两眼平视,鼻梁高突,右耳垂肩,苍鬓飞动,脸含笑容,左手依膝,右手凭几,食指与小指微前倾,似能弹物,背屏青山,巍然端生,静观世间变化的沧桑,更显空山幽谷,离绝尘世。头、额、眼、鬓、须等细雕刻独具匠心。整个石像衣褶分明,刀法线条柔而力,手法精致,夸张而不失其意,浑然一体,从上到下看完后我不禁拍手称赞。老君岩犹如尊者,默默无言、憨笑着迎接着八方来客,尽显道家的自然、淡定,仿佛感受到老子“有容乃大”的豁达心境。

我迈着大步,像一只调皮的猴子,东奔西跑。听,一阵清脆的流水声勾起我的好奇心,我顺水生而去,“啊,好美呀!”原来是瀑布!望着那流水从山涧中飞溅,流水成一条弧形飞射过半空中,瀑布底下那清澈的泉水,白练般的瀑布,深绿色的潭水,满山的翠绿倒映在湖中,让人浑然间陶醉了,这是著名的天湖。水面波光粼粼,湖畔山峰林木倒映湖中,蓝天白云,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新修的木栈道与观景平台,在湖水的映衬下,如同一幅画卷在游人面前展开。我情不自禁地手捧起泉水品尝起来,甜甜的,凉爽的,顿时凉意直抵浑身。这时我沉醉了,陶醉于它的美,陶醉它的壮观之中!

清源山景区内还有许许多多景点,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每一个角落,每一处那诱人的景色都让我流连忘返!如诗如画的清源山一路风景,让你如痴如醉!

指导老师 张传忠

 

 

 

 

(2016年11月25发表于“海峡家教网”旗下的“魔学阁”微信平台)

 

 

5、醒

泉港六中初二(3)班何苏婷

 

夜渐渐深了,月光黯淡了,窗外的虫儿在稀稀疏疏鸣叫着……似醒非醒间,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隐隐约约浮现在梦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阵阵快乐的笑声伴随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隐时现。

刚上小学一年级时,还是那样的玩性不改。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群群笑靥如花的伙伴们有的在校园相互追逐玩闹着,有的还在路上慢悠悠的玩转着,丝毫没有觉得时间的流逝,欢闹声、笑声伴随着天色逐渐消失。

此时,天色逐渐暗下来了。小女孩的妈妈站在家门口翘首远望。“这孩子,真贪玩,这个时候怎还没有回来?”而那个天真的女孩还在和伙伴们正在不停地玩耍着,忙着采野花做成花环,一支一支地编织着,之后把漂亮的花环戴在自己头上,相互取闹着,欢笑着变成了“小花仙”了!而站在大门等了半天的妈妈,却怎么也瞧不见女儿放学归来的身影,她不停地呼唤着“小婷,小婷……”尽管她患有哮喘病。

玩伴们一个个回家了,小女孩欢快着地拿着花环慢悠悠地走回家。在离家的不远处,她隐隐约约看见有一个高大的身影伫立在家门口,她快速地跑过去,原来是爸爸。可还没等她开口说话,一阵麻辣麻辣的疼痛已在她腿上蔓延,爸爸满脸怒气,边打边骂着。她觉得疼痛异常,摸着被打得泛红的两条腿,恐惧万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着,不时地抽噎着……

这时,到处寻找的妈妈急切地跑过来。她脸色发白,气喘得更厉害。她搂着女孩不停地责骂着,看到女孩腿上的伤,禁不住心疼起来了。妈妈噙着泪水,不停地安慰着女孩,教育她要做听话的好孩子。此刻女孩泪水倾泻而出,倾吐出身上的疼痛和心中的不快。母女俩的泪水湿透了衣服前的一大片……

一阵抽噎着,她醒了,原来是在做梦,摸一下脸颊还有湿热的泪水。

从此她醒了,变得懂事乖巧多了,变得文静可爱多了,她的学习生活还挺让爸妈满意的、引以为荣的!

那个调皮好玩的女孩就是我,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挺有趣的!

 

指导老师  张传忠

 

 

 

 

 

(2016年11月27发表于“海峡家教网”旗下的“魔学阁”微信平台)

 

 

6初春的校园

泉港六中初一(3)班   郑欣娥

家乡的春天还略有几丝寒意,但我们的校园里却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春天,它给我们欢乐和希望,它使我们奋发向上,它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美丽的大花园。

初春的早晨,太阳公公用它那温暖轻柔的手臂把大地从睡梦中唤醒,金色的光辉铺满了校园。这时,小鸟欢乐的歌唱,仿佛在唱着我们熟悉的校歌呢!“泗川溪水日夜奔流不息,大雾山昂首迎来晨曦,我们在金色的校园里,拥抱无尽的才智,和谐、务实、勤奋,进取……”啊,多么美妙的歌声呀!似乎四周的树木也被感染了,迎着春风翩翩起舞。柔和的春风,轻轻地抚摸着我们的脸庞,也吹绿了龙眼树的新衣,一排排整齐挺拔的龙眼树,让我又不经意间想到校训“明德尚行,自强不息”。瞧,那一排排龙眼树站在那里,不畏惧风吹雨打,还默默站在自己的岗位,从不逾矩,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正做到我们校训所教育倡议的吗?也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呀!

中午,太阳当空照耀,茂密的树林洒下阵阵阴凉。在静静的校园里到处似乎响着“沙沙”声,那正是刚出土的小草、新抽芽的小树、新开放的花朵,正和春风说着悄悄话,议论着这花团锦簇、焕然一新的校园风景。同学们三五成群,或在树下聊天看书,或在打着乒乓球,或在教室里安静地自习着。哦,这一切显得多么温馨和谐,就像刚进校门就可以看见的“和”字碑,象征着校园的“乐以教和”、师生和谐相处,一派其乐融融的美好情景。而这些新出生的小草青翠欲滴,犹如学校的“弘”字碑所阐释着的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清新脱俗,校园里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我们沉浸在知识的乐园里。

傍晚,太阳西下,金色的彩霞为它送行,校园镀上了一层美妙的金色。宿舍栅栏上盛开的嫣红的炮仗花在霞光中格外耀眼,仿佛使出浑身的美丽,让人沉醉不已。操场两侧的篮球架,像忠于职守的卫士,守卫我们美丽的校园。那篮板上的球网期待着,期待着龙腾虎跃的同学们,将那滚圆的球接二连三的投入它的怀抱,一起享受运动的喜悦。操场旁孔子雕像,温文儒雅,无声地教育着我们知书达理、为人处事的大智慧大道理。后操场那红绿相间的草坪上坐着许多同学们,聊天玩游戏、看书等等,红色的跑道,许多同学们在慢跑着,跃动着生命的活跃,热烈,充满活力。

啊,初春的校园是多么美丽呀!我愿做一棵挺拔的树,一株嫩绿的草,一朵嫣红的花,在园丁的精心灌溉下,为校园增添春色,把我可爱的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灿烂!

 

指导老师:张传忠

 

(2016年12月2发表于“海峡家教网”旗下的“魔学阁”微信平台)

 

 

 

  评论这张
 
阅读(15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