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张传忠语文工作室

轻帆疾风

 
 
 

日志

 
 

别被“哈佛凌晨四点半”鸡汤遮望眼  

2017-04-28 20:45:53|  分类: 高考范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别被“哈佛凌晨四点半”鸡汤遮望眼

佚名

【素材回放】                             

凌晨4点多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莘莘学子“一个萝卜一个坑”,静静看书、认真思考、埋头苦读……朋友们一定不会忘记这篇曾经在各大网络平台上疯传的10+神文,或许你还瞬间如同打了鸡血一般转到朋友圈,配上一两句“向哈佛人致敬,从明日起发奋”的豪迈誓言,抑或是毫不犹豫转给自己正在上学的孩子,不忘叮嘱两句:“看看人家是怎么学习的,就你这样还想上哈佛?”

可最近一个叫李柘远的90后年轻人告诉世人:这一切都是造谣!李柘远去哈佛念MBA之前,在微博上问网友“最想知道关于这所大学的哪些事”,结果不少人请他“验证”哈佛图书馆凌晨的景象。于是,李同学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官网资料查询、学生现身说法、图书馆实地走访三步调研,发现哈佛几乎所有图书馆都在零点前闭馆,绝不可能学到后半夜,不少学生表示“学习效率更重要,熬夜没有必要”、“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做”。

【素材解读】

由此可见,网上热传、国人热捧的“哈佛凌晨四点半图书馆的景象”,只是一个不存在的想象,一个彻头彻尾的谣言。哈佛大学真正的校训是拉丁文“VERITAS”,即中文“真理”的意思。由此我想到,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话固然也是真理,然而真理向前一步即是谬误。强调勤奋没错,一旦超过适当的度,或一定的临界值,例如人的生理极限,就有可能走向极端、形成谬误。在这个人人“感觉身体被掏空”的时代,不要再盲目崇拜“哈佛凌晨四点半的图书馆”了,也不要以学习、工作时长衡量一个人刻苦、勤奋与否,那显然是一个不太明智甚至有点愚蠢的方法。

【适用话题】

盲目崇拜           戳破谎言          泥人经不起雨打,谎言经不起调查

不要以学习、工作时长衡量一个人刻苦、勤奋与否

超越人的生理极限,就有可能走向极端、形成谬误

【素材锐评】

“哈佛凌晨4点半” 骗了多少人?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话当然是成立的,但是,一旦超过一定的度,或一定的临界值,例如人的生理极限,就有可能走向谬误,真理不能再向前多走半步。对此,李柘远有一个感悟和总结:以学习时长衡量一个人刻苦与否是一个不太明智、甚至有点愚蠢的方法。在哈佛和耶鲁,没有看到谁以“刷夜”为荣,更没有学生暗自较量谁能熬得更晚。这些学校学生崇尚的,是一个叫做“productiveness”(效率,多产)的词。

讲究学习方法和效率既是哈佛学子成才成功的奥秘,也否定了“刷夜”、熬夜和通宵达旦的做法,因为后者既有违科学,也超越大多数人的正常行为方式。当然,考过托福和在国外学习过的人都知道,有的人学习是day in and day out,即日以继夜不休不息地学习,但那只是极个别人,或者是在考试前的拼命恶补,并且不能持久,这并非是真正懂得学习方法的人和大多数学子所采用的学习方式。

现在,随着对睡眠的机理的认知不断加深,不仅揭开了人必须每天睡6-7个小时的奥秘,也证明,凌晨4点多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其实是“颠倒黑白”,这会造成很多危机。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聂德卡·尼德瓜德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在睡眠时能够最有效地清除大脑中的垃圾。人的睡眠不只是有助于高效活跃的大脑类淋巴系统清除废物,还能清除引发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毒素。

如果天天都刷夜,就既没有精力学习,反而可能日积月累形成痴呆和弱智,更不用说正常的睡眠对于保持和维护人的生物钟的重要意义。即便睡眠时间有保障,但如果黑白颠倒,晚上工作和学习,白天睡觉,这样的睡眠节律紊乱也会对超过1000个基因造成严重破坏,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没有谁能长期违背自然规律而获得成功和成就,只是在名校的光环面前和没有亲历眼见为实和调查确认时,“颠倒黑白”的《哈佛凌晨4点半》才能骗到人。

 

究竟谁在抛弃乡村学校

佚名

【素材回放】        

“全校只剩3名学生、5名教师,这学校还能办下去吗?”910,陕西西安户县蔡家坡小学的学生家长郑师傅略带焦虑地说。从201691报名后,因为一则“撤校”流言,家长纷纷为孩子转学,使该校学生突然大量流失,从50多名锐减至3名。

对于“撤校”流言,当地镇中心校校长称,“已和户县教育局的分管领导沟通过,从没有过‘撤校’通知。我们将在近期发文通知‘不会撤校’一事。此外,学生转学主要是家长的‘自愿’行为。因此,我们通知村上小学的领导不干涉,因为两所学校同在一个学区。”但是,“撤校”流言的后果已经显现,只剩3名学生5名教师的这所村校很可能面临最终被撤的命运。而分析这起事件,可以看到农村撤并乡村学校的一些新动向。即以仅仅维持低水平办学和非正规渠道放风声要撤校的方式,让乡村学校在“内忧外困”的情况下,无奈地“自然”消亡。这是国家叫停盲目撤点并校之后,一些地方为达到撤校目的而采取的“新招数”,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素材解读】

学校撤并虽然提高了校舍单位面积、办学资金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方政府的办学成本,但这却是以抬升农村家庭的教育成本、学生的时间成本和安全风险为代价的。教育需要成本考量,但农民负担的成本、孩子们的时间成本以及安全成本,都远远比政府投入的经济成本更为重要。综合考虑农村人口分布、交通状况、经济发展现状与教育资源等方面因素,合理布局相当数量的“微学校”,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上学难”问题,避免少数学校生源过于集中而导致的“大班额”及“超级学校”现象;为偏远农村留存“一个人的学校”,彰显制度关爱和社会温暖,契合农村家庭及孩子们的热切期待。

【适用话题】

    

心态       均衡发展        不信谣传谣

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本     教育决策需要公众民主参与      政府部门明确职责和权限

【素材锐评】

 “撤校并点”要慎之又慎

客观看,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口结构的变动,不少农村学校在校生规模大幅下降,“撤校并点”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但不管怎样,教育资源布局,应优先服从服务于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有利于学生发展。

近年一些地方为省经费、“方便管理”,大量撤并学校和教学点。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到2009年,全国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一半多,平均每天减少64所。很多时候,管理部门倒是方便了,却苦了孩子和家长。孩子们步行几个小时上学、在校食宿困难、校车安全事故频发,这些新闻不绝于耳。因撤校并点后相关投入和配套设施跟不上,湖北省麻城3000多名学生竟“扛着课桌上学”。

学校布局,关涉民生,关涉未来。农村孩子多、山区孩子多、留守儿童多,城镇化又进入了加速推进阶段。这些具体省情,都决定了调整教育资源布局,是大势所趋;但又急不得,躁不得,更一刀切不得。让教育资源布局更趋合理,应是一个动态的、有序推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调整要跟着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意愿走,把“听证”落到实处;要跟着统筹城乡教育资源的大局走,重在消弭城乡教育鸿沟;要跟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脚步走,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住进社区,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学。

以办好每一所村小,让乡村保留教育和文化气息为出发点来发展乡村教育,与只是勉强维持,甚至希望乡村学校最好消亡为出发点来办乡村教育,在对待乡村学校的师资建设、教学质量问题上,政府部门会是完全不同的选择。我们不希望看到一所所乡村学校在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教育的战略中,走向消亡,更不愿听到这是因为家长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城镇学校教育,而抛弃乡村教育。如果能办好每一所村小,家长会背井离乡花那么大的代价送孩子去城镇学校读书吗?究竟谁在抛弃乡村教育?

2016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大班额基本消除,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实现上述目标,提高乡村学校办学质量是重中之重的任务。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只能是乡村教育办学质量与城镇同步发展的均衡,而不是把乡村学校“消灭”,只留城镇学校的“均衡”。

  评论这张
 
阅读(15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