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张传忠语文工作室

轻帆疾风

 
 
 

日志

 
 

天空之境盐如雪  

2018-03-15 10:33:39|  分类: 个人文集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泉港海丝文化》校本教材(泉港六中)

天空之境盐如雪

 

水平如镜,盐白似雪,盐工们手持盐耙,在结晶池中旋盐。这幅优美的画卷,来自泉港区山腰盐场,誉为“天空之镜”。有着与茶卡媲美的精致颜值,也有着跟天空一样的属于自然的宁静!一望无垠的盐场水渠纵横,格状的盐田铺满浅水,波光粼粼,略带咸味的海风和空气扑鼻而来。这里成为艺术家纷纷拍照,产生灵感之地。

山腰盐场现有生产面积10万公亩,辖9个工区、1家合资公司、2家针织厂及1家加碘厂,拥有固定码头一座,在职盐工2657名,退休盐工2065名,年生产能力10万吨。场部设25个科室和工、青、妇、人武部等群众团体组织,建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5所,医院1所,建筑公司1个。

山腰盐场处福建省湄洲弯南岸,企业现有生产面积9万公亩,年实现产值2700万元,年上缴税收650万元,是全国107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之一,福建省最大的食盐(载体盐)生产和出口基地。生产的盐远销香港、澳门、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据史料}记载,山腰盐场始创于清乾隆60(公元1795),至今已有215年历史。近年来,由于品质上乘,服务优良,逐步发展成为福建省唯一一个专供上海盐和出口日本盐的盐场。生产面积9万公亩,年实现产值2700万元。

山腰盐场地处福建省湄洲湾南岸,所在的海湾滩涂广阔,潮水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宜盐业生产,据史料载,早在唐、五代时期,福建中南部沿海民间便有农户从事“煎制海盐”,直至明嘉靖年间,民间制盐由煎制改为日晒。明末清初,原属惠安的山腰地区有产盐户一百多户。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起,山腰地区陆陆续续用20年时间围海建盐一万多公亩,这是山腰地区成规模围海建盐田的开始,史称山腰盐场的诞生之年。从清朝到民国年间,山腰地区各盐户或单独或联户不断小规模围海,扩大滩场面积,但都属于个体经营。

新中国成立后,山腰盐场还开始了大规模围海扩建。1959年,山腰盐场通过走合作化道路,由一家一户个体经营转为国营企业,生产方式也从零散生产转为集中经营。到上世纪80年代,山腰盐场共辖9个盐业工区、67个生产单元,滩场总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3000公亩发展到近十万公亩。

山腰盐场产盐历史悠远,最早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1959年通过合作化形式建立国有企业。40多年来,山腰盐场广大员工以“敬业创新、追求一流”的企业精神,团结拼搏,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持续发展,生产面积从原先的2万多公亩发展到10万公亩,先后开发出天然优质细白盐、加碘盐、精制食盐等一系列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品种,系列产品多次被省评为”信过得产品“和"闯天下产品”,尤其是天然优质细白盐被誉为闽盐的“代表作“和”拳头产品”,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铜奖和福建工业品博览会银。企业先后被评为泉州市纳税50强企业,福建省纳税300强企业和全国轻工艺出口创汇先进企业,长期被省盐务局誉为全省盐业系统的排头兵”。

清代乾隆年间,永春庄姓居民从连江传来制卤晒盐技艺,于后岩山对面荒滩上围垦砌堤铺坎晒卤。早年为县盐课司直辖。民国时期,设山腰盐场公署,辖钟厝、菜堂、埭港3个盐税所,但发展缓慢。

1950年,成立山腰盐场,实行民主改革,生产蒸蒸日上,生产面积达33700公亩,年产原盐8920吨。19528月,为加强盐场工作,设山腰镇,辖锦山、锦塔、锦联、锦川、鸢峰等5个乡1957年恢复下江老滩。1960年改为国营盐场,扩建五四盐埕,下辖5个工区并带5个农业生产大队。1971~1973年扩建南海盐场。1971~1973年扩建西海盐场、下江新滩。1977年扩建东海盐场。1980年全场面积达34243公亩,年产原盐107500吨,产值1054万元。

198410月,成立山腰盐场,辖5个村民委员会、43个村民小组。198912月,辖5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有5327户、22580人。

陈庄(工区)行政村辖陈庄、前埕、海沙等3个自然村。

埭港(工区)行政村辖石桥、后楼、洪厝、面前山、上厝等5个自然村。

菜堂(工区)行政村辖顶埭、下埭、下楼等3个自然村。

钟厝(工区)行政村辖钟厝、鸢峰等2个自然村。

海滨(农场)行政村辖海滨、埕边、崇福等3个自然村。

 

知识链接

 

制盐工艺

海盐生产,一般采用日晒法,也叫“滩晒法”,就是利用滨海滩涂,筑坝开辟盐田,通过纳潮扬水,吸引海水灌池,经过日照蒸发变成卤水,当卤水浓度蒸发达到波美25度时,析出氯化钠,即为原盐,日晒法生产原盐,具有节约能源,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受地理及气候影响,不可能所有的海岸滩涂都能修筑盐田,所有的季节都能晒盐。空气干燥,日照长久,蒸发量大,盐的产量就高,反之,产量就低。

每年的7月至9月,是福建海盐的生产旺季。一线盐工都是露天作业,头顶烈曰,脚踩在摄氏40多度的盐池里忙碌着,扒盐、旋盐、筛盐、收盐,每一道工序,都有几个汗流夹背、脸晒得黑黝黝的盐工在露天劳作。

日晒法生产原盐,其工艺流程一般分为纳潮、制卤、结晶、收盐四大工序。

1.纳潮实际上是生产原盐的原料提取过程。海水是盐业生产的原料,为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千方百计地保证原料的供应。目前,采用的纳潮方式有两种,一是自然纳湖是动力纳潮。自然纳潮是在涨潮时让海水沿引潮沟自然流人;动力纳潮一般采用轴流泵将海水引入,其特点是不受自然条件限制。每次纳潮,盐工们要观测潮位,测试海水浓度,科学适时地将高浓度潮水放进蓄水池

2.制卤制卤是在面积广阔的蒸发池内进行的,根据每日蒸发量适当掌握蒸发池走水深度,使卤水浓度逐步提高,最后浓缩成饱和卤。海水进入蓄水池后,将沿着盐场的引水渠,利用六步或七步走水方式在蒸发池中逐渐将水分蒸发掉。海水的盐度(波美度,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方法)8度到9度之间,经过6道蒸发池的蒸发后,盐度将达到23度左右,即高浓度卤水。

3.结晶海水在不断蒸发浓缩过程中,各种盐类浓度不断增大,当盐类浓度达到饱和时,将以晶体形式析出,在过饱和溶液中,不断维持溶液过饱和度,晶体就能继续生长。

4.收盐就是将长成的盐,利用人工或机械将盐收起堆坨。

  评论这张
 
阅读(17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